本篇文章讲解关于韩国疫情拐点来了吗的话题,和一些中东呼吸疫情结束相关题,很多人都想知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新华社首尔3月21日新闻分析韩国疫情拐点到来了吗?
新华社编辑耿学鹏、鲁锐
截至21日零时,韩国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799例。过去7天,韩国24小时新增病例已连续5天低于100例,该国疫情蔓延速度明显放缓。但与此同时,韩国近期出现多起小规模聚集性感染,首都地区单日新增病例有所增加。
韩国疫情是否已到拐点?
自2月下旬大邱爆发大规模聚集性感染以来,疫情迅速恶化,24小时内新增病例一度突破千例。如今,单日新增病例在100例左右徘徊,韩国在“不封城、不停工”前提下取得的疫情防控成效,引起各方关注。
从根本上来说,韩国从一开始就遵循“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韩国基于技术创新实施了快速、广泛的病检测。这可以说是韩国防疫的一大亮点。
韩国政府的防控措施“速胜”,利用快速、广泛的检测与病传播赛跑。据韩国中央灾害安全对策本部介绍,韩国新冠病检测能力每天可达到15万例,等待检测结果仅需6小时。韩国还发明了“免下车”和“电话亭”筛查诊所,以提高检测效率和便利性。截至21日,韩国已完成超过31万次检测,相当于平均每百万人进行近6000次检测。
韩国防疫官员表示,2015年中东呼吸综合症疫情发生后,韩国成立了专门负责传染病相关实验室事务的中心。通过该中心,防疫部门可以与专家密切合作,加快检测标准和体系的制定。
据韩国媒体报道,1月27日,韩国防疫部门、检验医学组织和相关厂商约20名代表在首尔举行会议。防疫部门在会上提醒生产企业,可以申请适用“紧急授权条款”,即在特殊情况下使用未经批准的医疗产品进行检测或治疗。
韩国在快速检测的基础上,充分公开疫情信息,并利用调查、GPS定位信息、信用卡消费记录等多种方式追踪确诊病例的移动轨迹,向外延伸识别接触者,使潜在感染者可以尽快隔离。并接受测试以阻止病的社区传播并减缓其传播。
在医疗救治方面,韩国于3月初改变策略,采取分级救治制度,即将以前的全部患者住院模式转变为以重症患者救治为中心的制度。症状较轻的患者集中到生活救治中心进行医学观察。其他地方也建立了韩国版的方舱医院。
通过这些措施,韩国在大邱等疫情严重地区迎来了转折点,也实现了全国疫情形势日趋稳定。但不可忽视的是,韩国近期频频出现涉及数十人的小规模聚集性感染事件。
3月初首尔一家呼叫中心发生群体感染事件,截至16日已有129例确诊病例。首都圈京畿道城南市一教堂发生感染事件,截至16日确诊46例。大邱一疗养院18日确诊集体感染,涉及70多人.
聚集性感染成为韩国防疫的“痛点”。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16日表示,韩国约80%的确诊病例涉及集体感染,特别是近期首都地区的集体感染主要是封闭空间内的密切接触造成的。
不时出现的聚集性感染事件导致疫情数据出现波动。近7天以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于19日和21日出现反弹,分别达到152例和147例。
韩国总理郑世均21日表示,政府“强烈建议”宗教场所、室内和设施暂停运营15天。对于必须继续营业但不遵守相关规定的,政府将发布禁止聚集的行政命令,对不遵守行政命令的,将采取强制关闭、赔偿等法律措施。
对于当前的疫情,韩国政府对“拐点”持谨慎态度。韩国防疫部门表示,虽然国内疫情蔓延速度逐渐放缓,但各地个体和集体感染持续发生,同时全疫情形势日趋严峻。因此,新冠病短期内难以消除,韩国民众必须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如何打好这场“持久战”?据韩国防疫官员介绍,在政府层面,韩国将做两件事。一是继续维持现有的防疫管理体系,二是集中精力防止疫情从境外输入。19日0时起,韩国将对所有入境的国民和外国游客实施特殊入境程序,并加强检疫,降低输入病例风险。
在民间层面,防疫部门提醒公众坚持“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防护,改善人员密集的工作环境,采取弹性作息,让远程办公、居家办公成为常态。防疫部门还主张转变“带病继续工作、继续上课”的观念,转变为“带病休息”。
韩国总理郑世均21日表示,未来15天将是决定韩国能否赢得抗疫斗争的“关键”时期。
韩国疫情拐点来了吗和中东呼吸疫情结束的话题就介绍到这里了,如果本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请持续关注并收藏本站吧。
No Comment